汝南郡
历史地名
汝南郡怎么写好看:
汝南郡历史词典解释:
①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三国魏徙治新息县(即今河南息县)。东晋移治悬瓠城(即今河南汝南县)。南朝宋泰始中为司州治。北魏皇兴中为豫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改蔡州复置。唐武德初改为豫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758)改为豫州。
②东晋咸和中侨置,属郢州。治所在涂口(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太元时改置汝南县。
③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为东豫州治。治所在南新息县(今河南息县)。隋开皇初废。
④北魏永安元年(528)置,属广州。治所在符垒城(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三十四里大营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⑤又作南汝南郡。南朝宋侨置,属司州。治所在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西魏改为董城郡。
(1)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治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颍河、淮河间,京广铁路线西侧以东及安徽省茨河、西肥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其后治所屡迁,辖境渐小。东晋移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隋开皇初废。大业和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蔡州、豫州为汝南郡。(2)东晋咸和中置,治涂口(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东)。属荆州。后降为县。(3)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置,治南新息县(今河南息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息县。隋开皇初废。(4)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侨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
词语分解:
- 郡的字典解释 郡 ù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历史地名推荐:顾市
即今湖南安乡县南陈家咀镇。《方舆纪要》卷安乡县 “石龟市”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有顾市,元时置驿于此。今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汝南郡历史
猜你喜欢:
- 汝阳公主
- 汝南县
- 汝城县
- 汝窑
- 汝阳县
- 汝罗城
- 汝宁府
- 汝阳县
- 汝水
- 汝宁府
- 汝南遗事
- 汝阳郡
- 汝宁王
- 汝颍月旦评
- 汝原县
- 汝城县
- 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 汝南埠
- 汝州
- 汝南晨鸡
- 汝南鸡
- 汝南县
- 汝州之役
- 汝罗守捉城
- 汝清
- 汝清
- 汝南郡
- 汝窑
精彩推荐:
崔徽画的历史解释
唐元稹崔徽歌序崔徽河中府娼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徽相从累月。敬中便还,崔以扁舟夜雪的历史解释
源见访戴。形容访友的情致。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满载樵风频往复,扁舟夜雪每米脂县的历史解释
金正大三年升米脂寨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米脂县。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在此杭爱的历史解释
生卒姓章佳。满洲镶白旗人。历官山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四川巡抚。平定三藩之乱时期,鼠入牛角的历史解释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玢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许祚的历史解释
宋江州德化人。八世同居,长幼七百八十一口。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旌其门闻。淳化二年,查道的历史解释
生卒宋歙州休宁人,字湛然。查元方子。少以词业称,事母至孝。太宗端拱初进士。授馆陶金瓜石的历史解释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为台湾著名金铜矿产区。该矿发现于清光绪十九年,铜的最高年产夹马营的历史解释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二十里。宋史太祖纪宋太祖赵匡胤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即难分难解的历史解释
双方争执,斗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西游记第十回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刘昆的历史解释
生卒清云南景东人,字玉昆,号韫斋。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书学颜真卿,以成败得失的历史解释
得得利。失失利。指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的经验教训。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女配太子,受礼焦庙镇的历史解释
在山东省齐河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焦庙,人口。明初,分前中后俞洛真的历史解释
唐末长安平康妓。有风貌而辩慧,淫冶任酒,曾为席纠,颇善章程。初为进士于税所纳,月崔乾祐的历史解释
生卒唐人。玄宗天宝中,为安禄山部将。禄山反,乾祐率军直攻入河南,驻军于陕,相邻各有志事竟成的历史解释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强兵富国的历史解释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 * ,率以尚器为先。太平寺的历史解释
在今湖南岳阳市城东。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太平寺旧传为屈原宅。盖屈原被逐寓此。朱文瑛的历史解释
元镇江路丹徒人,字子中。累迁镇江路知事,以馀姚知州致仕。三仙台的历史解释
又名三台山。在今安徽萧县城北。明一统志卷徐州三仙台山在萧县旧治南二里。岩上镌三仙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