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
历史地名
三台县怎么写好看:
三台县历史词典解释: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为潼川府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一》:三台县以三台山为名。《清史稿·毛大瀛传》: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张子总窜潼河,扰三台、中江地”。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偏东北。属绵阳市。面积2660.6平方千米。人口147万。辖3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潼川镇。以县西有三台山故名。汉置郪县,治今县南郪江镇,属广汉郡。南朝宋析郪县地置新城郡及北伍城县,治今县址;梁废郪县。西魏改新城郡为昌城郡,改北伍城县为昌城县,为郡治;改始平郡为涪城郡。北周又改为安城郡。隋大业初于昌城县置新城郡,改昌城县为郪县,为新城郡治;涪城县属金山郡。唐郪县为梓州治。北宋末升梓州为潼川府,郪县仍为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潼川府为州,并省郪县入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为潼川府,置三台县为府治。清嘉庆《三台县志》:“县以三台名者,盖以城西最近一山有台三层,如阶级然。”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属绵阳市。地处盆中方山丘陵西北部。涪江北入,于中部西纳凯江东流出境。东北部魏城河东南流入梓江,南缘有郪江。江河沿岸多冲积平坝及阶地。属中 * 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棉花、蚕茧、柑橘。为中药材麦冬产区。有水泵、棉纺、缫丝、氮肥等工业。绵璧、唐巴公路经此,涪江航运通重庆。名胜古迹有云台观、郪江汉墓群、琴泉寺及杜甫纪念馆。
词语分解:
- 三台的解释 .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 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à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县 (縣) á 古同“悬”。 笔画数:; 部首:厶; 笔顺编号:
历史地名推荐:中华门
①今北京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明永乐年间建,初名大明门。清初改名大清门。年改名中华门。为明、清都城皇城南面正门。清吴长元《宸垣识略》卷:“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重脊,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名棋盘街。”年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三台县历史
猜你喜欢:
- 三闾大夫
- 三面开
- 三楚
- 三卫
- 三将
- 三仙
- 三嶷山
- 三传科
- 三婆两嫂
- 三角镇
- 三隆镇
- 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
- 三川河
- 三令
- 三带江
-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
- 三川口
- 三司都理欠司
- 三咽李螬
- 三旗包衣护军营
- 三彭
- 三会溪
- 三猛
- 三公府
- 三箧
- 三川县
- 三吏
- 三夫成市虎
精彩推荐:
驿官的历史解释
驿传官吏的泛称。古称候吏,汉朝唐朝称驿吏驿官,掌邮驿传舍。新唐书李元谅传师方出关徐熊飞的历史解释
生卒清浙江武康人,字渭扬,号雪庐。嘉庆九年举人。少孤贫,励志于学,工诗及骈文。晚白眉赤眼的历史解释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神名讹称近来狭邪家,多供关壮缪像,予窃以为亵渎正神,后乃知其不暗室亏心的历史解释
谓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元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明范受益臻臻至至的历史解释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臻臻至至,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禽滑釐的历史解释
亦作滑黎骨釐屈釐。战国初人。初受业于子夏,后为墨子弟子,尽传其学。墨子止楚攻宋,纳穆扎尔的历史解释
清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历任工部侍郎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定边左副将军。乾隆十五年,桐林的历史解释
村名。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属朱台镇。人口。相传战国时期,此地多桐树,齐相走马承受的历史解释
走马承受公事简称。官名。宋置,诸路各一员,属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一年一入奏,有边曷剌的历史解释
生卒元兀速儿吉氏。世祖至元九年,诏入太官直。从攻叛王乃颜。成宗时使高丽和林江西福冯梦桢的历史解释
生卒明浙江秀水人,字开之。万历五年进士。官编修,忤张居正,免官。后复官,仕至南京一笑黄河清的历史解释
比喻绝少有笑容。宋陆游次韵杨嘉父先辈赠行危坐但愁悲,一笑黄河清。佳客如晨星,俗子宋简的历史解释
生卒清江苏元和人,字粹心,又字长文,号西樵。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历任云贵山东各县知孤鸾的历史解释
源见镜鸾。喻指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蹑足的历史解释
同蹑足封。明常伦过韩信岭诗祸奇缘蹑足,功大不容身。洛扎县的历史解释
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属山南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辖镇乡。县人民政府驻洛扎镇。参辰卯酉的历史解释
参辰星宿名。参星酉时下午五时至七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出于东方,两不乌竹岭的历史解释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东阳县乌竹岭在县东北四十里。逶迤数折。一掷千金的历史解释
同一掷百万。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混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负。老舍四世同堂三十甘心作广厦万间的历史解释
万间虚指,多。万间高屋大房。也用以形容赈济寒士的伟大抱负。语本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