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
历史官职
都司怎么写好看:
都司历史词典解释:
①指隋、唐、五代、宋之尚书省左、右司。因其分辖六部诸司事务,故名。② 明朝都指挥使司之简称。③官名。清朝绿营军官,武职正四品。位于参将、游击之下,守备之上。与参将、游击相同,可充营所领兵官,掌防汛军政。有的则充副将的中军官,综理一协之军务。分为陆路都司及水师都司。此外,四川、云南土司中亦有都司之官,称“土都司”。
官名。1、指尚书省左右司。隋唐宋三朝的尚书省也称都省,尚书省左右司为各司总汇,称都司,掌管省中事务。
2、指都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的省称,明代都指挥使司为一省的军事最高机构,掌一省兵权。
3、指清朝绿营兵军官,为正四品武官,次于游击、参将,都司为副将总理营务的,称协标都司。见《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一·诸路将官》、《清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准部新疆职官》、《历代职官表·(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都司》。
词语分解:
- 都司的解释 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以钦依都司掌徼巡。;;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都的字典解释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总:都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
历史官职推荐:御用监外监把总
明朝宦官,详见“御用监里监把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都司历史
猜你喜欢:
- 都转运盐使司
- 都亭西驿
- 都司空令丞
- 都军头
- 都水少监
- 都兵郎
- 都曲院
- 都转运盐使司
- 都曹
- 都大提举茶场
- 都司空丞
- 都山设治局
- 都督七军
- 都麯院
- 都统军司
- 都督府
- 都讲祭酒
- 都督同知
- 都督中外诸军
- 都筰国
- 都曹
- 都蓝可汗
- 都军司都指挥使
- 都督行府
- 都转运司
- 都尉
- 都结峒
- 都虞司员外郎
精彩推荐:
陈仲子的历史解释
借指清廉自守之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家中触类皆陶家物。马立遣人一一赍还之,戒勿於商的历史解释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北商镇。原名邬,亦称於。战国时秦卫鞅封地。封鞅后改名曰公主陵的历史解释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英金河北岸大庙镇东公主陵村。清时有汛兵防守。白发潘郎的历史解释
源见潘安白发。喻指愁生白发的失意者。宋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词白发潘萧缵的历史解释
明吉安府万安人,字昌绪,号二休居士。成化举人。官潜江知县,赈灾有功。有二休居士集董公的历史解释
西汉河南新成人。所谓新成三老。高祖二年,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张臣的历史解释
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起行伍,为队长。勇敢善战,曾单骑驰救千总刘朋,由此出名。后历周德兴的历史解释
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里,自幼相好。从元璋起义,历左翼大元帅湖广行省左丞张侯桥的历史解释
在今江苏南京市内。东晋南朝时在建康城宣阳门外。南朝梁太清二年,侯景攻建康,太子以周佖的历史解释
生卒唐陇西人。周以悌子。玄宗天宝中,官中郎,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押衙。以功累迁河西朱光普的历史解释
宋开封人,字东美。南渡后补入画院。善画村田故实,亦善山水。王湛的历史解释
生卒唐雍州人,字怀元。隋炀帝大业末,州举孝廉。唐高祖起兵后,从平霍邑,历丞相相国英茎的历史解释
汉书礼乐志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后因以英茎泛指古代雅乐。隋许善心倪思辉的历史解释
明徽州府祁门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天启初,官给事中。以疏请出客氏于外,被贬外任。穿胸人的历史解释
文选卷五六陆倕石阙铭注引博物志昔禹平天下,会诸侯于会稽之野。防风后至,杀之。夏德李安世的历史解释
生卒北魏赵郡人。献文帝天安初拜中散,累迁主客令。后接待南齐使臣刘缵,以功迁主客给一帆河的历史解释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安东县一帆河南接东涟,北通海州,东北遏蛮白阳莲花步步生的历史解释
比喻步子轻盈。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人遭公门不可入,我遭公门好修行。若将曲直无颠倒保圣寺的历史解释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曾修建。天王殿是寺内保存张忠的历史解释
生卒明河南任丘人,字显父,号梅江。嘉靖八年进士。授南陵知县,历右通政太仆卿,仕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