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
历史官职
鸿胪寺怎么写好看:
鸿胪寺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北齐始置,设卿、少卿、丞各一员。职掌外国少数民族宾客接待、朝会及吉凶礼仪,兼管佛教、祆教寺庙,领典客、典寺、司仪等署。历朝沿置。隋初罢典寺署,增崇玄署掌管佛道寺观。文帝开皇三年(583)省入太常寺,十二年复置。炀帝大业三年(607)少卿增为二员,改典客署为典蕃署,又别置四方馆,接待各方国使者,管理互市事务,名义上隶本寺。唐初,犹掌诸佛道寺观,寻罢,其职归宗正寺,本寺唯掌诸蕃册封、外国使节接待、凶仪丧葬事务,政令仰承礼部,领典客、司仪署。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为长贰,有丞、主簿、录事等属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同文寺,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宾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卿、少卿等为寄禄官,别置判鸿胪寺事一员,以朝官以上充任,掌管祭祀、朝会前资、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陪位,公主、妃主以下丧葬事务,文武官死亡赙赠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掌少数族、外国君长使者接待事务,诸蕃册封及宗室、大臣凶仪礼制,寺庙宫观、僧道籍帐除附之事,领往来国信所、都亭西驿及管干所、礼宾院、怀远驿、寺务司及提点所、传法院、左右街僧录司、同文馆及管勾所等。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并入礼部,绍兴二十五年(1155)复置,设少卿,旋废。辽朝为南面官署。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改殿庭仪礼司置,设卿、左右少卿为长贰,左右寺丞参领寺务,主簿厅主事为首领官,领司仪、司宾署,又设鸣赞、序班、外夷通事等属官。掌重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享、外官朝觐、外国诸蕃朝贡礼仪及吉凶仪制。惠帝建文(1399—1402)中罢司仪、司宾署,以行人司隶之,成祖复旧制。清朝沿置,卿、少卿、主簿满、汉各有员,丞设汉员。其余鸣赞、序班等属官,满、汉员额不等。罢司仪、司宾署。初隶礼部,顺治十六年(1659)独立,十八年仍隶礼部。康熙十年(1671)独立,雍正四年(1726)复旧礼部。至乾隆十四年(1749)又独立,以礼部满尚书兼管理寺事大臣,遂成定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入礼部,寻复故,三十二年(1906)复省入礼部。
官署名。北齐始置,其长官称鸿胪寺卿;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赞导。北齐以前。多称大鸿胪;北齐以后,隋唐五代宋辽皆沿称鸿胪寺,金代称上阁门事,元代称侍仪司,明清复称鸿胪寺。见《历代职官表·第二十九表》。
北齐鸿胪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吊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司仪署有奉礼郎三十人。隋也置鸿胪寺。见《隋书·百官中、下·鸿胪寺》。
唐朝鸿胪寺,掌宾客和凶仪等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其长官称鸿胪寺卿。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丞二人,从六品。见《新唐书·百官三·鸿胪寺》。
宋朝鸿胪寺,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见《宋史·职官五·鸿胪寺》。
明朝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恩,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其官,卿一人,正四品;左右少卿各一人,从五品;左右寺丞各一人,从六品。另外还有主簿厅主簿、司仪署丞、司宾署丞、鸣赞等。见《明史·职官三·鸿胪寺》。
清朝鸿胪寺,其官有管理奉寺事大臣、卿、少卿、鸣赞等。“卿掌朝会、宾飨赞相礼仪,有违式,论劾如法。少卿佐之。鸣赞掌傧导赞唱。”见《清史稿·职官二·鸿胪寺》,参看“大鸿胪”条。
词语分解:
- 鸿胪寺的解释 官署名。《隋书·百官志中》:“鸿臚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弔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 * 》第七十回:“不如你今日先往鸿臚寺报了名,明日早朝谢了恩,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毕,领札付起身就是了。”
- 鸿胪的解释 .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刵 )。 * 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笔画数:; 部首:寸; 笔顺编
历史官职推荐:余地
官名。匈奴置,是匈奴语的音译。职掌不详。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鸿胪寺历史


精彩推荐:
高植
名或作殖。北魏渤海蓨人。高肇子。以中书侍郎出为济州刺史。宣武帝永平元年,元愉叛,玉成之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离石镇
北魏明帝置,即今山西离石县。北齐天保三年于此置西汾州。鹤林寺
旧名竹林寺。东晋大兴四年建,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磨笄山下。南朝宋改名鹤林寺。清一统大理监
官名。即廷尉监,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更名,武帝建元四年前复旧,哀帝元寿二年前又改。沉渐刚克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蛾眉螓首
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汉毛氏传螓首,颡广王福缘
元道士。杭州路钱塘人,字子由,号磐隐。世祖至元中授杭州路道录。成宗大德五年偕天师钦命出使大臣
见出使大臣。治乱存亡
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吕氏春秋察微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苦本
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佛家认为人的贪欲为诸苦之根本,后因以苦本指贪欲。道洪
唐僧。河东人,俗姓尹。从昙延法师学,博通内外,驰誉门序。太宗贞观中,为律藏寺大总徐州之战
曹操进攻陶谦吕布的战争。徐州治今山东郯城之战有三次。曹操占据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一字一板
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形容说话从容不迫,口齿清楚。二月河康熙大帝二卷二他瞟了鳌拜峡石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黄河岸青铜峡。资治通鉴唐武德九年四月,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骑马乘舟
笑府有好乘马者,为人所欺,以五十金易一马,驽甚,不堪策。乃货舟载马,而身跨其上。李邕
生卒唐宗室。李凤孙。中宗神龙初为嗣虢王。因娶韦后妹为妻,特承宠异,累迁秘书监,改典师
官名。北魏王公侯子国皆置。职比家丞,总统臣吏。穷追猛打
指对于溃败的敌人,不管逃到哪里,都追住不放狠狠打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十七郡太君
命妇封号名。宋朝置,以封婕妤祖母母,签书枢密院事曾祖母祖母母,三司使祖母母,散骑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