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官
历史官职
推官怎么写好看:
推官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因之。宋朝三司各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开封府亦设左、右厅推官各一员,分日轮流审判案件。临安府设节度推官、观察推官各一员。诸州幕职亦有节度、观察推官。金朝始为地方官,诸留守司、路总管府、府均设,分判刑狱及其他政务,品秩从六品或正七品。元朝各路总管府及各府亦沿置,掌治刑狱。明朝为各府之佐贰官。洪武三年 (1370)设,正七品,属顺天、应天二府者从六品。定制,每府设一员,亦有因事而增设者。掌理刑名,赞计典。清初沿明制,于府设推官及挂衔推官。顺治三年(1646)省挂衔推官。康熙六年 (1667) 省推官。
官名,唐代始置。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及兼观察使的节度使,皆置此官,为长官之佐,位在使、副使、判官之下;掌勘问刑狱。见《新唐书·百官四下·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宋沿唐制;有节度推官、观察推官等;另外,郡也置推官,“小郡推官、判官不并置,或以判官兼司法,或以推官兼支使。”见《宋史·职官七·幕职官》。金代诸京留守司、诸总管府、诸府等皆置此官。诸京留守司,各设推官一员,从六品,掌同府判,分判刑案之事,上京兼管林木事。诸总管府(府尹兼领者)各设推官一员,正七品,掌同府判,分判工、刑案事。诸府(非兼总管府事者)各设推官一员,正七品,掌同府判,分判兵、刑、工案事。均见《金史·百官三》。元代大都路都总管府设推官二员,与达鲁花赤、总管专治路政。散府,也设推官一员,为佐官。见《元史·百官六、百官七》。明代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及其他府皆置推官,掌刑名等。见《明史·职官三、职官四》。清初沿明制,府置推官,掌刑狱,康熙六年省。见《清史稿·职官三·顺天府、奉天府、府》。
词语分解:
- 推的字典解释 推 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妌 )。推动。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
- 官的字典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历史官职推荐:提领国史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置国史院,命宰相提举,汤思退以避其父讳,改称提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推官历史
猜你喜欢:
- 推聋做哑
- 推排
- 推事院
- 推诚置腹
- 推勘院
- 推恩
- 推择为吏
- 推移
- 推轮捧毂
- 推侈
- 推赤心于腹
- 推诚相信
- 推
- 推挽
- 推敲字句
- 推辇归里
- 推诚接物
- 推群独步
- 推推搡搡
- 推宗明本
- 推选
- 推官
- 推诚爱物
- 推诚待物
- 推事
- 推涛作浪
- 推聋装哑
- 推河城
精彩推荐:
国民党的历史解释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他们为了争五垛山的历史解释
在河南省镇平县西北。本名岐棘山,音讹为骑立山。其上有五峰并峙,故名五垛山。最高峰平石镇的历史解释
北宋置,属番禺县。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龙溪水的历史解释
即今江西奉新县西北龙溪河。寰宇记卷洪州奉新县龙溪水在县西二十里。源出药王山,流经朱国弼的历史解释
谦后裔。天启中,杨涟弹劾魏忠贤,他也请求迅速处置忠贤。忠贤怒,停年俸禄。崇祯时,大司工的历史解释
官名。春秋时期始见。又写作大司政。同大司空。召叔山文簠铭郑伯大司工召叔山文作旅簠江淮府的历史解释
明初改镇江路置。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洪武四年复改为镇江府。元至正十六年年朱罗村站的历史解释
元置,在今陕西宁强县东。钱塘湖的历史解释
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淳祐临安志卷西湖旧名钱塘湖。唐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诗,忍气吞声的历史解释
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因有顾忌,受了气也不敢发作。京本通于九思的历史解释
生卒元大都人,蒙古名伯颜,字有卿。成宗大德元年累官诸暨知州,七年迁知奉化,有政绩前燕的历史解释
国名。十六国之一。晋元康四年,鲜卑慕容廆迁部众于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开始农耕,三冬文史堆案的历史解释
源见三冬足文史。形容勤奋读书。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诗岁晚漳河朔雪霏,仆夫持得尺书归同室操戈的历史解释
原为入室操戈,指别人进入自己所居之室,并以室内所存兵器,攻打自己。后来变成同室操国民政府的历史解释
民国十四年年七月在广州成立,十五年九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迁武汉。后分为武汉南京两政张公吃酒李公醉的历史解释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二则天时,谶谣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易之兄弟也李氏,言李氏求仁得仁的历史解释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州阴阳学典术的历史解释
医学教官名。明清置,秩未入流,见阴阳学。黄襄的历史解释
明福建南安人,字国著,号龙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资性凝重,敢任事,历御史,按辽左仰化集的历史解释
即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四十四里中运河北岸仰化乡。明万历宿迁县志卷仰化集在南仁乡刘老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