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
历史官职
编纂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局置编纂员二人,掌编纂公报。北洋政府成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于财政部与司法部设置编纂,为特别部员。员额前者八人,后者四人;次年均取消。又蒙藏院、国史编纂处、礼制馆等亦设置编纂,其地位一般在总纂或总编纂之下。
词语分解
- 编纂的解释 编辑,撰述编纂词典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孙文《黄化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详细解释.犹编辑。编写纂集。 唐 白居易 《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 宋 文莹 《玉
- 编的字典解释 编 (編) ā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
- 纂的字典解释 纂 ǎ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古同“缵”,继承。 笔画数
历史官职推荐:设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盐铁,掌旬设、节料、斋钱、餐钱、羊豕、米面、薪炭、陶器等物。神宗元丰—改制,随三司废。


猜你喜欢:
- 编蒲
- 编户齐民
- 编定书籍
- 编修院
- 编案处
- 编纂官制大臣
- 编类御笔所
- 编修官
- 编排试卷官
- 编审委员会
- 编录司
- 编修官
- 编修中书条例司
- 编置司
- 编审册
- 编号
- 编类圣政所
- 编军科
- 编类圣政所
- 编修敕令所
- 编年记
- 编修
- 编架弩
- 编修
- 编估局
- 编置司
- 编估局
- 编修条例司
- 编修敕令所
- 编译司
- 编敕
- 编訢
- 编定书籍
- 编纂
- 编修条例司
- 编管
- 编发(髮)
- 编译
- 编修中书条例司
- 编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编纂历史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