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监
历史官职
将作监怎么写好看:
将作监历史词典解释:
①官名。北魏将作大匠属官。《魏书·屈垣传》:“迁将作监,统京师诸署。”②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由将作寺改名,设将作大监(大匠、大令) 、将作少监(副监、少匠、少令)为长贰,丞为佐贰官,领左、右校及甄官署。掌营缮宫室宗庙城门东宫王府诸中央官署及京都其他土木工程。宫外营缮及重大工程须奉皇帝制敕,小事奉省符即可。唐朝增领中校署及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阳、伊阳诸监。其长贰或称将作大匠、少匠,或称将作大监、少监,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定名为将作大监、少监。高宗龙朔二年(662) 曾改名缮工监,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又改营缮监,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土木修缮之职归三司修造案,本监仅掌祠祀供省牲牌、镇石、炷香、盥手、焚版币等事,置判监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恢复职掌,主管城壁、宫室、桥梁、道路、舟车营缮修造之事,出纳籍帐,上于工部。设监、少监为长贰,有丞、主簿等佐官,领修内司、 东西八作司、 竹木务、 事材场、 麦场、 窑务、丹粉所、作坊物料库第三界、退材场、帘箔场。徽宗宣和五年(1123),罢营缮所归之。南宋初并归工部,高宗绍兴三年(1133)复置,设丞主持,十一年设长贰官。孝宗隆兴(1163—1164)初,宫室无所营缮,职务简省,百工器用属工部所辖文思院,本监唯置丞,乾道(1165—1173)以后,营缮之职多由府尹、畿漕分任,本监长贰丞簿并置,用以安置久任台省官及郡邑有声望者,号为储才之地。辽朝为南面官署。元有“将作院”,掌宫廷服用、饰物制作,营缮之职则归工部。元末朱元璋曾置“将作司”,明初亦并工部。③官名。隋、唐为将作大监的省称。宋朝置为将作监长官。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四品。辽亦置。参见②。
官署名。隋改将作寺为将作监,掌营建等。统左右校及甄官署。见《隋书·百官下》。唐宋辽皆沿其制。唐代将作监,设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掌土木工匠之政,总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百工等监。左校署掌梓匠之事;右校署掌版筑,涂泥、丹垩、匽厕之事;中校署掌供舟车、兵械、杂器;甄官署掌琢石、陶土等;百工等掌采伐木材。见《新唐书·百官三》。
词语分解:
- 将作监的解释 官署名。 秦 置将作,至 北齐 为将作寺。 隋 开皇 二十年改将作寺为监。 唐 宋 因之。亦为官名。
- 监的字典解释 监 (監) ā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监 (監) à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
历史官职推荐:六科
官署名。明清监察机构之一。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明洪武六年置。设给事中十二人分隶之。十年隶承敕监,十二年改隶通政司。二十四年定,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共四十人。南京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将作监历史
猜你喜欢:
- 将军府
- 将官
- 将利县
- 将作掾
- 将下军
- 将领
- 将台 (臺) 堡
- 将军府
- 将上军
- 将水洗水
- 将作史
- 将作寺大匠
- 将军洞
- 将作大匠丞
- 将归操
-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将功折过
- 将作院
- 将机就机
- 将仕郎
- 将兵从事
-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 将勇兵雄
- 将作监
- 将渠
- 将作丞
- 将作都将
- 将匠
精彩推荐:
是古之罪的历史解释
汉书刘向传附刘歆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减。鄢陵之战的历史解释
春秋时晋国楚国之间的战役。晋厉公六年前,郑叛晋附楚,并伐宋。晋出兵伐郑,楚共王率王屋山的历史解释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九十里与山西阳城县交界处。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山海经北山出宰的历史解释
官制用语。由京官外调任地方长官。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官,有非其人,则调朱傅粉的历史解释
调弄涂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饰。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伊本·麦哈黑尔的历史解释
阿拉伯旅行家。十世纪中期,留居中亚布哈拉萨马尼王朝国王纳昔儿宫廷。五代后晋天福六漠北的历史解释
一作幕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青龙饱食暖衣的历史解释
形容生活舒适。清王晫今世说政事今为若计,欲舞文乱法,快意一时,而身陷刑戮乎欲守公察尔汗盐湖的历史解释
又称察尔汗盐池。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格尔木都兰等市县境内。察尔汗系蒙古语,意著作局的历史解释
官署名。三国魏太和中置。设著作郎为长官,其下设佐著作郎著作令史等,掌国史修撰,隶华珑的历史解释
生卒明末清初江苏无锡人,字龙叔,号守固。性至孝。尝典衣质钱,多方购觅先人翰墨及祖魏野的历史解释
生卒字仲先,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世代为农。屋旁栽竹植树,清泉环绕,面对云山,红崖堡的历史解释
明置,属高台所。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红崖子乡。清设守备。钗燕轻分的历史解释
源见钗燕。喻有情人分离。宋王嵎祝英台近柳烟浓词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通事守舍人的历史解释
东宫属官名。南朝齐置,隶太子中庶子,掌传达令旨内外启奏。梁陈沿置,隶太子中舍人。雷港的历史解释
即今安徽望江县东二十四里雷港乡。明一统志卷安庆府雷池在望江县,其源西自宿松县界,尉迟迥的历史解释
北朝时代郡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字薄居罗。其先为鲜卑族尉迟部。宇文泰之甥。西魏初马璘的历史解释
唐岐州扶风今属陕西人。世为将家。开元末,自效于安西今新疆库车,以功迁左金吾卫将军省保甲局的历史解释
官署名。清末置于各省,掌保甲警察事务。唐兀的历史解释
元代蒙古语党项一词的音译,兼指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国。元朝秘史译出蒙古语复数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