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
历史官职
太保怎么写好看:
太保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 西周始置,为辅弼君王的重要大臣。相传周初与太师、太傅并号三公。《尚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春秋沿置,辅导君王,执掌军政。战国后废。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后1)复置,与太师、太傅、少傅并号四辅,名为皇帝师傅,位上公,无实际职掌。不久罢。三国魏末年复置,位在三司上,安置元老重臣,无职掌,一品。两晋与太宰、太傅并为上公,一品,执掌朝政,开府辟僚属,为宰相之任。南朝沿置,用作赠官,名义尊荣,无职掌,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大臣。宋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万石。北魏、北齐则为三师之一,位居太师、太傅之下,一品。北齐后主时增员而授,所施颇滥。北周改号三公,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无职事,不置府僚,与皇帝坐而论道,正一品。炀帝罢。唐朝复置,正一品,用作赠予德高望重元老大臣的荣衔,所施极严,玄宗天宝 (742—756)以前罕有除授。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作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特拜者亦不预朝政。后仅加予极少数尊贵大臣,正一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成为真宰相之任,执掌朝政,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因之。辽、金,元皆作为加官、赠官,正一品。辽、金号三师,元号三公。明、清因之,皆正一品。明初为皇帝的辅弼大臣,其职至重。建文(1399—1042)间罢。仁宗复设。宣宗宣德三年(1428)命公孤官各辍所领,专侍左右,咨访政事,几成专授。后渐成虚衔,作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无职掌、无定员、无专授。所施极隆,文臣罕有生加者,惟赠乃得。清朝亦然。② “太子太保”简称。③唐末五代藩镇加官冗滥,北宋沿其习,遂成为武将泛称。《宋史·职官八》: “诸司使、诸卫将军未领刺史者、及诸司副使不得呼‘太保’。”洪适《容斋三笔》卷五: “天圣(1023—1032)职制: 内外文武官不得容人过称官品”,“防御使至横行使,许称太保。”④契丹(辽)用作北面官署、诸部族、宫帐、属国的高级长官官称。
官名,商周时即设此官,为王的辅佐,掌导王行德义。周初召公曾任此官。秦不置。西汉置,位次太师太傅而居三公上。掌导天子,议朝政,无所不统而又无专职,为辅佐之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东汉不置,魏末晋初置。南北朝时太保为三公之一,隋唐为三师之一,一品,为荣誉加官,无实权。后代多沿置。详《太师》条。
词语分解:
- 太保的解释 ∶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 ∶宋、元时对庙祝、巫师的称呼 ∶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对仆役的尊称 ∶男流氓详细解释.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 周 置,为辅弼国君之官。 春秋 后废
- 太的字典解释 太 à 过于:太长。 极端,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学。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保的字典解释 保 ǎ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负责:保证。
历史官职推荐:右神武军统军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置,一人,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太保历史
猜你喜欢:
- 太真洞
- 太医院右院判
- 太史院校书郎
- 太子司直司
- 太庙博士
- 太叔仪
- 太子右内率府率
- 太湖县
- 太平岭
- 太子骑官备身
- 太白食月
- 太和县城关镇
- 太子司藏丞
- 太子千牛
- 太傅井
- 太子左赞善
- 太子镇
- 太平
- 太子左右典戎卫
- 太子备身正都督
- 太白镇
- 太子三少
- 太子左右赞善
- 太平集
- 太原之戎
- 太子左庶子
- 太子三卿
- 太医令丞
精彩推荐:
扬觯的历史解释
礼记檀弓下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音,古代一种酒器。公谓侍者思南县的历史解释
年改思南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县在思邛水之南,故名。年直属贵州张起岩()的历史解释
岩元济南今属山东人,字梦臣。延佑进士。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三等爵的历史解释
爵位制度。三等爵即三等爵级,即公一级侯伯一级子男一级。一说与五等爵制均为西周实有老鹰寨的历史解释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百步乡北。道光夔州府志卷大宁县老鹰寨在县西一百九十五里。其山巉崖唐棣的历史解释
宋常州宜兴人,字彦思。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官秘书丞。尝从程颐学,纂次伊川语录百余条华严寺的历史解释
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区西南隅。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辽史地理志清宁八年建鲜于仲通的历史解释
唐渔阳治今天津蓟县人,寄籍新政今四川南部东南。开元二十七年,任剑南道采访支使。天院判的历史解释
官名。即宋元的枢密院判官。明代为各院的副职。朱元璋吴元年于太史院置,正五品。协掌闵业的历史解释
东汉人。寇恂门下掾。与恂同劝耿况归汉有功,光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官至辽西太守。聂塘寺的历史解释
在今西藏曲水县北。公元年阿里三部之古格领主延请天竺摩揭陀国超岩寺上座阿底峡至托丁莼脍的历史解释
同莼羹鲈脍。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秋思生莼脍,寒衣待橘洲。扬雄未太府寺少卿的历史解释
见太府少卿。官名。北魏始置太府少卿,北齐改称太府寺少卿,为太府寺的副长官,隋唐宋拐河镇的历史解释
即今河南方城县北四十四里拐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咸丰七年十一月初,南窜之匪由南鲁日满的历史解释
生卒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比利时人。字谦受。顺治十六年抵中国澳门。初在浙江,后往酴的历史解释
古代酿酒术语。说文解字酴为酒母。宋何剡酒尔雅酴,酒母也。酒母,即酿酒用的曲。明李薛显的历史解释
生卒萧县今属江苏人。原为赵均用部将。后归降朱元璋,历任元璋亲军指挥行省右丞。封永偃兵息甲的历史解释
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斗。后魏高允征士颂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登延雋造,酬有樗不才的历史解释
源见樗栎。喻指无用之人。多用为谦词。宋方岳沁园春和林教授词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胡作非为的历史解释
谓任意胡来。儿女英雄传二二回你我既然要成全这个女孩儿,岂有由他胡作非为,身入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