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
历史官职
巡抚怎么写好看:
巡抚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宋朝巡视安抚地方之特遣官员。宋制,地方诸州遇有灾伤,则遣廉访民瘼之官员,有巡抚大使、副大使、安抚使、副使等,其官卑者不加使名,只称巡抚。以其职责为巡视安抚,故名。为临时性设置,事毕则解。② 明、清地方长官。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遣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1421),始以朝臣巡视地方,安抚军民,谓之巡抚,或名镇守。然非地方专任之官,遇事则遣,事毕复命,即或停遣。自宣德五年(1430)始,各省专设,遂为定员。景泰四年(1453),加都御史衔。其名称以管辖之地区与职责之不同而时相参错。如巡抚兼军务者,加提督; 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众者,加总督。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及总理巡视抚治等员,皆加都御史衔或副佥都御史衔。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初沿明制,无定员。后加调整,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员,正式成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每逢乡试,则充监临官,总摄场务。武科充主试官。标下有参将、游击等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定制为从二品。雍正元年(1723)定巡抚衔制,由侍郎授者,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由学士、副都御史及卿员、布政使等官授者,俱为右副都御史; 由左佥都御史或四品京堂、按察使等官授者,俱为右佥都御史。乾隆十四年(1749),定巡抚不由侍郎授者,俱兼右副都御史,是否兼兵部侍郎衔则由吏部请旨定夺。如兼侍郎衔者则为正二品。清末宣统(1909—1911)间,军政、盐政厚集中央,督、抚之权大削。别称抚台、抚军、抚院、部院。
官名。明置,洪武二十四年,遣皇太子标巡抚陕西,非地方长官。后宣德年间在关中、江南等地专设巡抚,以后各省都设,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沿明制,巡抚为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见《明史·职官二》、《清史稿·职官四》。明清的巡抚,或因兼兵部侍郎衔,也称抚军;又因其例兼都御史或副都御史,故又称抚院。
词语分解:
- 巡抚的解释 古代官名,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官员详细解释.巡察安抚。 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城。”《北齐书·后主纪》:“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
- 巡的字典解释 巡 ú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
- 抚的字典解释 抚 (撫) ǔ 慰问: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 扶持,保护:抚养成人。 轻轻地按着:‰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 同“拊”。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历史官职推荐:亲卫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置,为从五品武臣阶官,位在翊卫大夫下、拱卫大夫上。 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年置,秩从五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巡抚历史
猜你喜欢:
- 巡防队分路统领官
- 巡警部左右侍郎
- 巡段江工司
- 巡视皇城御史
- 巡警部丞
- 巡视屯田御史
- 巡防队哨官
- 巡察使
- 巡视工务御史
- 巡阁道使
- 巡视
- 巡检
- 巡抚六察
- 巡道
- 巡边使
- 巡警道
- 巡抚使
- 巡艇办
- 巡逻军
- 巡捕营
- 巡防队
- 巡警部侍郎
- 巡幸典
- 巡防营
- 巡教使臣
- 巡行
- 巡抚
- 巡抚副大使
精彩推荐:
刘野夫的历史解释
宋青州人。居东都。有道术。为陈莹中深所器重。徽宗政和间寓兴国寺,相传人计其寿有一鱼游釜中的历史解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釜古代一种煮饭菜的锅。党恶佑奸的历史解释
偏护奸恶。元耶律楚材辨邪论序党恶佑奸,坏风伤教,千载之下,罪有所归。并列指偏袒奸黑天摸地的历史解释
谓漆黑一团。水浒传第八七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西游记第八四回那盛京的历史解释
宋杭州馀杭人。盛度从兄。第进士。累官谏议大夫。仁宗宝元元年,出守江宁。有吏能,不黔西的历史解释
地区名。指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线以西地区,包括今安顺市西部各县毕节地区所辖各县金沙阳城湖的历史解释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二十里阳澄湖。上接吴淞江,东流入昆山市境。明王鏊姑苏志卷阳澄湖昆孟德的历史解释
济南人。初由邹平县令淄州节度使,升任同知济南路事。年奉命领济南军攻宋徐州光州。年周宣帝朱皇后的历史解释
生卒名满月,吴今江浙地区统称人。坐罪入东宫,生静帝。宣帝立为天元帝后。隋开皇元年文德武功的历史解释
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唐杨炯原州百泰和县的历史解释
隋开皇十一年改西昌县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大业间属庐陵郡。大业八向浯的历史解释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源。向子諲子。从胡安国胡宏父子学,端重有父风。与朱熹张栻等友刁马河的历史解释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尹彦卿的历史解释
隋河间人。尹式族人。有隽才。名显于世。大风之歌的历史解释
偏正比喻威武雄壮的豪迈气概。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平乱回师长安,途经故乡沛县,与谢肇淛的历史解释
明福建长乐人,字在杭,一字武林。万历进士,授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治黄河,作北曹景宗的历史解释
生卒字子震,新野今属河南人。宋后废帝时为奉朝请,齐世累迁至竟陵太守。萧衍起兵,率金部郎中的历史解释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金部郎互称,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隋文帝置金部侍郎,炀帝改为金部彰善瘅恶的历史解释
彰表扬。瘅憎恨。表扬善的,憎恨恶的。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晋书徐广传习氏徐公岐路泣杨朱的历史解释
同泣路岐。唐权德舆奉和许国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诗风波疲贾谊,岐路泣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