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
历史官职
编修怎么写好看:
编修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历朝掌奉敕编修有关书籍的官员,又称编修官。宋朝始置,分设于国史院、实录院、枢密院,随事而设,无定员。明、清沿置。凡有编纂任务时则选任,事竣则罢。②翰林院官员。元朝置为翰林院国史馆属官。十人,正八品。明、清沿置,为翰林院史官,正七品,无定员。地位低于修撰。一般以殿试一甲第二、三名,及二甲进士留馆者充任。清宣统元年(1909)改从五品,掌撰修记载。
官名。宋朝国史馆实录院设置编修官,枢密院也有编修官,编辑文献会要等,随时设置编修官;都是负责编修记述。明朝翰林院设编修,品位次于修撰,为七品官。清朝沿袭明制;殿试后进士第二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都授翰林院编修。见《宋史·职官四·国史实录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
词语分解:
- 编修的解释 古代史官之一,宋代设编修官修国史实录、会要等,明清翰林院设编修,并无实质职务详细解释官名。 宋 代有史馆编修。 明 清 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 编的字典解释 编 (編) ā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
- 修的字典解释 修 ū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修剪。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
历史官职推荐:江南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编修历史
猜你喜欢:
- 编置司
- 编户齐民
- 编架弩
- 编纂官制大臣
- 编排试卷官
- 编审
- 编修敕令所
- 编估局
- 编制司
- 编敕
- 编译馆
- 编修官
- 编定书籍
- 编案处
- 编军科
- 编排试卷官
- 编审委员会
- 编译图书局
- 编估局
- 编訢
- 编年体
- 编茅
- 编译
- 编修
- 编置司
- 编县
- 编修院
- 编年自纪
精彩推荐:
张阁的历史解释
生卒宋孟州河阳人,字台卿。第进士。徽宗时历任宗正少卿起居舍人给事中殿中监翰林学士清原的历史解释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一说即今闻喜县东北三十五里大马村古城。左传僖公三十一镇戎县的历史解释
年改平远县置,属甘肃宁夏道。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年改名豫旺县。旧县名常年累月的历史解释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多见广识的历史解释
见闻多,知识广。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清心少欲的历史解释
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魏书张衮传张白泽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亦作曾勉的历史解释
元楂溪人,字楂居,号偃月斋。善画水仙山矾墨梅。对影三人的历史解释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为人与影月成三狂歌客的历史解释
借指隐遁之人。唐陈子昂度荆门望楚诗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参见楚狂遵养晦时的历史解释
同遵养时晦。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见遵养时晦。唐陈子昂感遇上犹县的历史解释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升上犹场置,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上犹县城偏西。北宋淳化元年属南安首丘之思的历史解释
后汉书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吴暾的历史解释
元建德淳安人,字朝阳。八岁能诗文留心性理之学。泰定帝泰定间进士,初官番阳,升镇平肤寸而合的历史解释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的宽度为寸,一肤等于四寸。一肤一寸的空隙都被弥合了。形容云崔游的历史解释
生卒字延叔,纂从祖弟。解褐奉朝请。明帝初,累迁至河东太守。郡中盐户,子孙见丁从役南川县的历史解释
唐先天元年避李隆基讳改隆阳县置,为南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北宋皇祐五大有作为的历史解释
谓能充分发挥才干,做出重大成绩。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宋朱双闸镇的历史解释
在天津市津南区南部马厂减河北岸。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双闸,人口。清杜瑛的历史解释
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今属河北人。金将亡时,避地河南缑氏山中。后搜访诸书,尽读之。卧旗息鼓的历史解释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蜀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