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主簿
历史知识
国子监主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齐初,始置国子主簿。隋大业三年(607)置一员,为国子监属官,管理本监庶务。唐代国子监置一员,正八品,垂拱元年(685)改为从七品下,掌印,勾督监事,七学学生有不可教者,举免之。北宋景祐二年(1035)置,一员,以现任学官兼充,或以京官、选人充。元丰改制,置一员,从八品,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纳。辽代沿置。国子监司业 即“国子司业”。
词语分解:
- 国子的解释 .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 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
- 主簿的解释 官名。 汉 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 魏 晋 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 唐 宋 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
历史知识推荐:坚正堂折稿
书名。清褚成博撰。二卷。褚氏浙江余杭人,光绪进士。累迁御史、给事中,居台谏约十年之久。此书收录七十二折,内容多关涉甲午中日之战及洋务事宜。有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国子监主簿历史
猜你喜欢:
- 国信副使
- 国县
- 国防部第三厅
- 国尉
- 国粹学报
- 国无幸民
- 国学保存会
- 国论忽鲁勃极烈
- 国计使
- 国学
- 国
- 国子
- 国史馆馆长
- 国朝文类
- 国泰墟
- 国会参议院
- 国变录
- 国学讲习会
- 国步艰难
- 国用司
- 国华取印
- 国泰民安
- 国老
- 国人皆曰可杀
- 国子寺
- 国安用
- 国大夫
- 国用参计所
精彩推荐:
公族的历史解释
诸侯之同族子弟。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族。毛传公族,公同祖也。军中由诸侯同族子弟组成马江之战的历史解释
见马尾海战。昌成侯国的历史解释
成一作城。本战国赵昌城,西汉神爵三年前,宣帝封广川缪王子元为昌成侯。治今河北冀州奉常的历史解释
官名。秦西汉初置,掌宗庙礼仪,有丞。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景帝中六年前改名太常。澄迈山的历史解释
即迈山。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元丰九域志卷澄迈县有澄迈山。方舆纪要卷澄迈县澄迈山儒学提举司的历史解释
官署名。元朝置,掌地方儒学。秩从五品。设于各行省所在地,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晏当路的历史解释
见旦当。蒲圻河的历史解释
即今湖北通城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方舆纪要卷蒲圻县蒲圻河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恩阳州的历史解释
清光绪五年改阳万土州置,属百色厅。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年改为恩阳县。清姜诗孝母的历史解释
东观汉记姜诗姜诗字士游,广汉雒人也。适值年荒,与妇傭作养母。诗性至孝,母好饮江水疏受意的历史解释
源见二疏还乡。指功遂身退之意。宋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八月槎的历史解释
源见乘槎。本指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借指如期往来的船只。唐杜甫秋兴诗之钟颖的历史解释
生卒宋镇江丹阳人,字元达,号练塘。宁宗庆元二年进士。通判濠州,行守事,金人三犯城周德兴的历史解释
生卒明凤阳府濠州人。与朱元璋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二州,累战有功,迁左翼大元帅,大巢氏的历史解释
即有巢氏。耦俱无猜的历史解释
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杜预注往,死者居,白华山的历史解释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清许琰普陀纪胜白华岭在正趣峰下。有巨石高三丈余,舆嬖的历史解释
官名。春秋时陈国置。掌国君车乘之官。左传昭公八年楚灭陈。舆嬖哀克杀马毁玉以葬。顾祝仲宁的历史解释
明浙江宁波人,号桔泉翁。世为医家。永乐初, * 至京师,从戴原礼学。未卒业而原礼去充栋汗牛的历史解释
同汗牛充栋。宋岳珂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