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钱
历史知识
三官钱历史词典解释:
汉代铸币。铜质。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禁止郡国铸钱,专由水衡都尉所属三官制造,故称三官钱。三官设于上林苑内,钟官掌铸造,技巧或曰均输主刻范,辩铜负责原料供应和检验铜的成色。
上林三官五铢
词语分解
- 三官钱的解释 汉 代 上林苑 三官所铸的钱币。《史记·平準书》:“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 上林 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新钱是由 上林 三官铸造的,所以又
- 三官的解释 .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於三官。”《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
- 钱的字典解释 钱 (錢) á 货币: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 费用:车钱。买书的钱。 财物:有钱有势。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钱。荷钱。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姓。 笔画数:;
历史知识推荐:左相国
官名。元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自立为吴王,设中书省,置左相国。为中书省长官,正一品。初位次于右相国。吴元年改百官礼仪,以左为上,遂改原左相国为右相国。明洪武元年改置为左丞相。


猜你喜欢:
- 三寿客
- 三州镇
- 三川街
- 三陂
- 三饷
- 三法司
- 三家分晋
- 三司催驱司
- 三互法
- 三河冶
- 三门湾
- 三风十愆
- 三阁司
- 三司推勘院
- 三华店
- 三角算法
- 三士冢
- 三不惑
- 三教镇
- 三华山
- 三部勾院判官
- 三杰
- 三国志注
- 三道岭
- 三司子司
- 三闾投汨罗
- 三堆城
- 三纪甲子元历
- 三瓦四舍
- 三焦辨证
- 三百山
- 三硔滩
- 三言成虎
- 三虎地
- 三大营
- 三坑
- 三握发
- 三十六郡
- 三口镇
- 三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三官钱历史
评论
发表评论